俗話說:「有錢走遍天下,沒錢寸步難行」.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對這句話的體會也越來越深刻。
雖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確實是萬萬不能的,就算是隨便出個門,沒錢也只能在家門口轉轉。
而且,沒錢的時候,親人的冷眼,朋友的疏遠,就連自己的愛人可能也沒個好臉色,這種心酸也許只有真正窮過的人才有體會。
但是能不能賺到錢,單憑勤奮和努力還遠遠不夠,思維方式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越是在沒錢的時候,我們越要逼自己改掉下面這3種「垃圾」思維,才有可能翻身。
什麼是鴕鳥思維?
是說鴕鳥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把頭埋進沙子里,好像只要看不到,危險就不存在一樣。
這種聽上去就覺得很傻的行為,其實我們天天都在做。
簡單點解釋就是一種逃避思維,是在遇到困難或者麻煩的時候,喜歡找借口推脫責任,或者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不去面對。
在職場上,很多人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為自己開脫。
比如說:由于工作中同事的配合不力,造成任務沒有完成,很多人就會說:「這個不關我的事,主要是因為XX不配合!」
再比如:
做銷售的業績不好,說是公司的產品沒有性價比;
做設計的方案不好,說是客戶沒品位;
送外賣的把飯灑了,說是路不平等等等等,現實的例子真的是舉不勝舉。
有這種思維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永遠都是別人的錯。
最終的結果就是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不知道改進和提升自己,升職加薪自然與這樣的人無緣。
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要先反思自己,看看自己哪里沒有做好,然后加以改正,而不是雙手一攤,不關我的事。
這種鴕鳥思維對別人來說,其實無關痛癢,害的只有自己。
什麼是絕對思維?
是說人在受到一次挫折或者傷害后,把這種體驗進行絕對加工,認為這是一種永久性、普遍性的事情。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小華今年剛畢業,到一家剛成立的創業公司去工作,因為公司剛起步,所以經常需要加班到很晚。
老闆也因為壓力比較大,對員工比較挑剔,經常罵他。工作半年以后,小華被公司開除了。
這個事情,就在小華的心里留下了陰影。
按正常來說,這是一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了,一般人會想:「這個公司不適合我,再重新找工作就行」。
但是有絕對思維的人,想的就不一樣,輕一點的人會覺得不能去創業公司工作,就會把所有的創業公司排除在外;
稍微重一點的,會覺得不適合去私營企業工作,應該去考公務員;
再嚴重一點的人,會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工作,不會應對職場人際關系和壓力,他就會把所有的工作都排除掉,最后很可能變成一個啃老族。
這種思維方式,跟我們俗話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基本差不多,只不過每個人的嚴重程度不同。
最終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會因為一次挫折而放棄所有相關的事情,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敢接觸現實,把生活變成了無源之水,怎麼可能賺到錢呢?
什麼是僵固思維?
是說人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我感受上,而忽略了事情本身。
簡單點理解就是過度關注別人的評價,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這種思維很容易讓人把批評和意見,當成一種負面評價;
把別人的努力看作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覺得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的人,說明他們能力不夠。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固步自封,為了維護自己那點可憐的自尊心,讓自己停滯不前,掙錢的事情更是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