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打破一样东西的束缚,那就是……经验,看看你能吗?
职场中,相信很多人经常会听到一些前辈的「经验之谈」,例如他们会说:「我吃的饭比你吃的盐多,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多」,言下之意,丰富的经验,可以幫助他们 「乘风破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这种经验已经成为了身兼百战的职场前辈的一种思维模式。
可事实上,这种「经验至上」的思维模式在工作中却是一把双刃剑,丰富的经验虽然可以幫助我们处理好一些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但是有时也有可能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就像束缚蚕蛹的茧一样,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裹足不前,有害无益。所以,在职场,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敢于打破经验的束缚。
来看一个案例:
20世纪90年代,海尔集团遇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于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派遣得力手下魏小娥前往日本,让她学习世界先进的整体卫生间生产技术。在学习期间,魏小娥注意到,在日本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废品率约为2%。
带着这个疑问魏小娥找到日本的技术人员问道:「为什么不把合格率提高到 100%?」日本人先是愣了一下神,随即不屑地反问道:「100%?你觉得可能吗?」
从对话中,魏小娥发现一个问题,「达不到 100%和日本人的能力无关,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达到这点,但由于他们思想上的桎梏,使他们觉得98%的标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作为一个优秀的海尔员工,魏小娥给自己的标准从来都是100%,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于是,在日本学习期间,她拼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一个月后,魏小娥带着先进的技术知识和赶超日本技术人员的信念回国了。又过了几个月,日本的模具专家宫川先生来海尔参观,发现海尔有些产品的合格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00%,而这幕后的功臣正是魏小娥,于是他找到魏小娥虚心的请教:「你们是怎样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呢?」
魏小娥想了想,简单地回答道:「用心」。
工作当中的大道理谁都知道,「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尽可能减少工作的误差」,这是常年工作在车间流水线的技术人员最基本的「常识」,因此,日本工人没有尝试做到100%的合格率。可以说,多年的经验使他们脑海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害了他们自己。所以,很多时候,职场人应该敢于尝试突破常规的「经验」,扩展思维,进而突破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
其实,在我们工作或者生活所犯下的错误中,也有许多是在这种「经验性」心理作用下发生的。比如,在17世纪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可随着欧洲的探险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这个常识就一下子崩溃了。「黑天鹅」的发现表明人类的认知具有反复性。职场中的道理也是如此,所谓的「经验」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是会发生变化,过于相信常规、经验,就容易被其束缚,面对新情况,就容易犯错误、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