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家工廠的采購員,畢業以后就進了這家公司,一干就是好多年。
去年的時候,采購部空降了一位新總監,新領導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跟以前的領導完全不同。
所以在工作中,朋友經常跟新領導發生摩擦,尤其是最近這半年,兩個人經常在部門會議上吵得不可開交,每次都是在朋友的妥協下收場。
前段時間跟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他跟我說不想干了,跟這位新來的總監理念不通,實在是搞不到一起去。
他問我是先耗著,還是主動辭職?
我給他的建議是,先找退路,然后想辦法協調跟領導的關系,實在調和不了,最后再主動辭職。
其實在職場上,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不想好好工作,也不是我們任性,而是有些矛盾很難調和,并不是單方面原因造成的。
所以,如果你在職場上,遇到下面這3種情況,那就預示著該找退路了,不要傻傻等著被辭退。
無論是什麼樣的打工人,自身的職業發展都是重中之重。
如果你在一個公司工作了很多年,專業能力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或者晉升通道受阻,又或者公司的發展已經跟不上個人發展了。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找一個更大的平台,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也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就像上面說的這位朋友一樣,他在公司已經干了快十年了,僅僅還只是一個采購主管,再往上升就只能是副總監,然后是總監了。
但是這些年來,絲毫沒有晉升的跡象,說明他已經碰到了自己的天花板,不論這個天花板是因為能力還是學歷,在這個公司再待下去,基本也不會有升職的可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去找找后路,找到更好的發展平台后,就可以主動辭職了。
職場人際關系的處理,對于任何一個打工人來說,都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技能。而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相互的,必須相向而行。
如果說只是你一個人單方面努力,想跟領導或者同事處好關系,而對方卻不愿意往前走一步,甚至還往后退,那這樣的關系,不論你再怎麼努力,也是不可能處好的。
如果說在你走了99步之后,對方還是不愿意往前走一步,或者說你們之間的距離并沒有多大的改變,這種情況下也可以考慮辭職了。
可能有人會說,主動辭職太可惜了,等著公司辭退不是還能拿到補償嗎?
這個說法也沒錯,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更好的去處,你能受得了這種處處吃癟的不愉快,等著拿賠償嗎?
我想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不會傻傻等著,一方面影響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還有可能錯過更好的工作機會,這些損失可不是那點補償金能平衡的。
所以, 如果在你努力改善領導關系之后,依然無果,就要開始找退路了,找到更好的去處就果斷辭職吧。
我們出來打工是為了什麼?不就是想多賺點錢嗎?老闆開公司也是為了賺錢,所以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賺錢。
但是對于大多數成型的企業來說,公司的營收就那麼多,利潤也相對固定,如果給員工開得多了,公司賺的是不是就少了?
于是,很多企業的老闆,就開始想盡辦法讓員工多干活,少發錢。
所以,如果一個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增加工作強度,卻不增加員工的薪資待遇,或者遠遠低于同行業水平,自己的付出和回報嚴重失衡的時候,就可以考慮辭職了。
總的來說,如果在一個公司,遇到上面說的這3種情況的時候,或者說你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辭職的時候,預示著你該為自己找找退路了,不要再傻傻等著被公司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