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政治又稱為辦公室政治,可以視作一種內部調節機制,考慮到團隊的復合需求,利用說服力與壓占力等促進活動有效進行。往好的方面說,是鼓勵大家協作、分享信息,推動發展。可惜現實卻恰恰相反,無論是分工合作、晉升、利益分配……雖然出發點是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但最終都會因為某些人的「主觀因素」變得錯綜復雜,眼花繚亂。由于某些人的「主觀因素」逐漸蔓延,本來簡單的上下級關系、平級關系,變得會十分復雜。不管你累不累、是否有意愿,只要你置身「江湖」就必然有身不由己的情況。
作為職場人,如何越過職場政治的陷阱?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不同環境下有著不同的規則,需要分辨清楚自己身在何種環境之中。
比如,整體環境都是積極向上,看誰創造價值多,那拼的是能力;如果大家都是溜須拍馬,迎合領導,如果你特立獨行,那麼很可能就成為攻擊的對象,至少不會讓你十分舒服。
除非你足夠強大,有改變環境的能力,或者有足夠支撐自己任性的關系、背景。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勢必會被環境所同化,否則很難在復雜的職場中獲得良好的成長空間。
環境改變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謂洞悉職場規則,就是適應環境的過程。 精明的人,利用規則,愚蠢的人對抗規則。
職場上由于環境、立場的不同,很少有明顯的對錯之分,只不過是「對與對」的較量。
想必每個人職場都有自己的目標,但大多數人卻不一定有清晰的目標,否則也就不會出現迷茫的狀態了。
許多人誤以為,升職加薪就是目標,對于職場人來講,這不過是方向,而不是清晰的目標。就像許多人去健身房,目標就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好的身材,但最終健身卡變成洗澡卡的人不少,還有一些人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
這個關鍵就在于目標不清晰,比如,同樣是健身,你是為了減脂、還是為了塑形,或者是為了增強體質,由于目標的不同,鍛煉采取的方式也存在差異。 目標越清晰,行動方向才越明了。
大家都經歷過學生時代,為了考出好的成績,大家都會復習,可有些人復習有計劃,每天都有合理安排,完成目標任務,而有些人看到別人復習什麼自己也復習什麼,結果每天都是從頭看起,前幾章無比熟悉,后面的內容就不得而知。
看似正確的目標,由于不清晰導致了,好像自己一直在做事,卻沒有實質的效果,甚至收效甚微。正是由于目標不清晰,導致行動出現偏差,最終讓自己迷失在復雜多變的職場政治中。
有人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 目標的意義不在于不能發生變化,而是在出現特殊情況后能將自己拉回到原有軌道中。
職場上層級之間的關系是縱向垂直的平行結構,相互交叉,溝通和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
上下層之間有隸屬關系,也有合作關系,看似簡單的關系,由于某些人的「主觀因素」,導致了層級之間的關系復雜。
派系林立的職場,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結果。比如,按照常理來講,正職權力要大于副職,但由于上層的干預,就可能出現常理以外的事情。當然「背鍋」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是所有人都掌握其中的微妙關系,但規則卻大致相同。畢竟 強者制定規則,弱者適應規則,強者制定規則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
層級本身是規則一部分,以規則為基礎,把握層級之間的關系,是避免陷入辦公室政治的路徑。這就像跟著地圖、導航走,可以盡量避免自己走彎路。
上下級之間最大的差別在于「信息差」,加強與領導的關系,減少信息差,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掉入辦公室政治陷阱。
甚至在領導的助力下,哪怕進入辦公室政治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這就需要職場人,工作中創造價值,生活中提供「情緒價值」,當價值大于崗位的時候,自然可以得到提升。加強與領導的關系,對于每個人職場人來講,都是不能忽略的事情。
職場上有句話十分深刻:「 是因為領導信任而做出成績,而不是因為做出成績領導才信任。」
雖說工作標準固定,但在大家差不多的時候,判斷優劣的是領導,領導作為「裁判員」、「放大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領導的加持是優勢,但如果不懂和別人合作也是枉然。很客觀的講,差一步領導可以提攜你一下,但差一百步,誰又會背著你走完全程?
最后一步由領導提攜,但前面的九十九步需要與他人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這個時代背景下,很難有人可以單打獨斗闖出一片天,與人合作才是捷徑。
無論哪個領導,都希望能為自己創造價值的人,而不是加劇團隊內耗的人,除非領導是你的至親,否則別想著有領導力挺,就萬事大吉,與他人合作,相互成就中形成利益共同體,把前面的九十九步走好,才有機會走出最后的一步。
一只狼可以咬死一只羊,但無法和獅子、老虎搏斗,群狼卻可以戰而勝之。有句話說得好:「 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團隊合作對于職場人來講,是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誰都無法跨越,所以,學會與他人合作,達成共贏的局面,是精明的職場人都在做的事情。
談到「職場政治」許多人都覺得是負面的,可事實上,辦公室政治起到的調節平衡的作用。強者不能掠奪所有的資源,弱者也有發展的機會。只是大多人并沒有在辦公室政治得到明顯的好處,反而總是落入陷阱,導致這種想法,客觀看待,正確應對,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落入職場政治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