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則故事。
曾國藩最初為官時,渴望大展宏圖,一時之間鋒芒畢露,可正因為太過張揚,遭遇到了同僚的排擠。
長期如此,曾國藩郁郁不得志,精神一度十分萎靡,身體狀態也每況日下。
弟弟曾國荃聽說哥哥身體健康不佳后,到處幫曾國藩尋醫問藥,有一天遇到一位瘋和尚,和尚開口就說曾國藩其實是「心病」,只能「心藥」治。
在曾國荃的追問下,瘋和尚說了12個字的藥方——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
簡單來說,便是人想要戰勝懈怠,需要勤勉;想要走向光明,就得戰勝邪欲;要知道剛強的必要,更要懂得堅守內心的謙遜和柔和。
經過這12個字的點撥,曾國藩突然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一改往日的形式風格,從此之后平步青云。
這12個字,不止對曾國藩有用,為人處世莫不如此。
不懂「藏拙」,總想高人一頭是爭強好勝,但太過爭強好勝,銳氣過利的結果只會是被他人針對。
正是明白這些道理,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會「藏拙」,他們才是真正懂人性的高手。
01.
「藏拙」,方能避免麻煩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話題:為什麼人要「藏拙」?
當時的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之前我養魚,有一年生意很好,掙了不少錢,和幾個兄弟吃飯喝酒時提了幾句。后天某天夜里,魚塘被人下了藥,魚全沒了。 沒有路燈的地方,到處都是野獸。」
百度漢語對「藏拙」的解釋是:「指一個人故意不露鋒芒,使外表看起來笨拙愚魯,有意不冒尖。」
這樣的做的目的,其實就是避免被有心人惦記,避免給自己招來麻煩。
正如職場中,不難遇到這樣的情況。
當自己總是急于證明自己的能力,想要時時都顯示自己可以時,也許自己的能力真的能被證明,但有不少人希望自己幫忙。
剛開始,對方可能是善意的尋求幫忙,可到了最后, 當自己急于證明能力,幫別人會成為自己的義務。
而懂得「藏拙」,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保全,這才不容易被針對,不容易被利用。
02.
「藏拙」,更利養精蓄銳
很多人都聽過「毛遂自薦」這個詞,但不一定知道這個詞背后的故事。
當時的毛遂,投靠在平原君門下多年,可他一直默默無聞,平原君甚至從未聽過毛遂的名號,也看不出他是一個人才。
在平原君準備去他國尋求幫助時,毛遂主動推薦了自己,之后毛遂也在這次經歷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從回國后深受平原君重視,他人也不敢看低毛遂。
為何毛遂明明有能力,卻不顯露自己的能力呢?
他一直在韜光養晦就是原因。
平原君門下的門客眾多,毛遂再有能力,也不代表能防住有心之人的打擊,為了不被輕易折斷翅膀,他選擇隱忍不發。
到了真正能證明自己的時機,一飛沖天的毛遂已經無法被他人限制,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反觀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不懂得「藏拙」,總是滿足于當下,總是著急用自己的能力給自己爭得一席之位。
自己越是著急的時候,越容易露出馬腳,最終不一定能收獲多麼大的成功,還有可能被有心之人惦記。
畢竟,一個人的內心是需要沉淀的,一個人的能力是需要積攢的,倘若無法讓自己靜下心來,太過浮躁的結果,也許會導致自己一無所有。
03.
「藏拙」,有利人際關系
《人性的弱點》中,卡耐基講過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
卡耐基有一位學員,為人熱情大方,在工作中業績也十分出色,深受領導器重,可她的同事總是不喜歡她,每當她說起一個話題時,同事很少搭茬。
因為這件事,她找到了卡耐基,想要解決自己的交際問題,卡耐基問她:「你平日都與同事聊什麼?」
她說:「就聊工作啊,我會分享我的工作狀態,也會分享我的業績成果。」
她越是分享自己的業績,別人越會覺得被比下去,人人都不喜歡這種感覺,自然會選擇遠離她。
生活中,道理也是如此。
當自己不懂得「藏拙」,總是想要顯擺自己時,哪怕自己真的十分出色,也不代表能被他人喜歡。
反而是那些愿意低調,愿意透露自己不行的人,更容易贏得尊重。
因此,當自己人際關系不好時,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過于顯示自己的優秀。讓別人感覺滿意,才是和他人打好關系的捷徑。
04.
很同意馮驥才的一個觀點:「低調不是被邊緣被遺忘,更不是無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調和安于低調。」
有些人不敢「藏拙」的原因,是唯恐自己顯示自己不行時,真的被他人認為不行。
但現實情況是,只有真正優秀的人,才敢于顯示自己不行,因為他們的自信,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的能力給的。
正如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其實都是敢于「藏拙」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