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視頻
心靈語錄
創業職場
明星
綜合推薦
軍事
历史故事
全部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當回事!(深度好文)
2023/04/14

《朗讀者》第二季收官,邀請了余華作為壓軸嘉賓。

一提到余華,很多人會肅然起敬。

作為中國當代文學的先行者,評論家們稱贊他行文簡練。

但余華卻在節目里說:「別人都說我的文章語言簡潔,那是因為我認識的漢字少。」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不把自己當回事。

邁茲納有一句名言:「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沒有你,地球一樣轉。」

話雖簡單,但生活中很多人總會高估自己的位置。

自媒體作者 @武小五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們家小區附近,有個理發店。

店里的員工,只有湯佳一人是正牌科班畢業,手藝很好。

但她仗著自己有點本事,經常甩臉子給其他同事看。

一次,她要求老闆只給她一人漲薪,理由是:「店里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奔我來的。」

但老闆沒有答應,這讓湯佳很不滿:「你這個店,我還不伺候了!」

湯佳以為沒有她,店里的生意會一落千丈。

但沒想到,她離職以后,店里的生意絲毫沒有受影響。

人生最大的愚蠢,一是不把別人當回事,二是太拿自己當回事。

那些有真本事的人,最是謙卑自守,沒有身份感。

去年,紀錄片《時代我》爆火。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袁隆平三位孫女的一段采訪。

在采訪中,她們說到了一件趣事。

老師曾問其中一個女孩:「知不知道你爺爺是干嘛的?」

令人意外的是,女孩竟然說:「我爺爺是天天看天氣預報的。」

看到這里,內心莫名觸動。

不敢想象,袁隆平這樣一位有名望的人物,孫女卻連他是做什麼的都不知道。

即使他養活了全中國的人口,他依舊只把自己當成一個「種田人」。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優秀的人,懂得拋卻浮華,從不張揚,從不囂張。

有人曾問一位智者:「什麼叫做智慧?」

智者給了他三個錦囊,說這里有三種智慧,涵蓋了人生中一切智慧的精華。

第一個錦囊中寫著謙卑。

第二個錦囊中依舊寫著謙卑。

第三個錦囊本以為定會有所不同,沒想到還寫著謙卑。

真正的智者,走過沙漠,見過大海,攀過高山后,也認清了自己的渺小和淺薄。

蘇格拉底被喻為古希臘「最智慧的人」,可是他聽到這個稱號后,誠惶誠恐地說:

「我一無所知,除了知道我一無所知。」

一次,蘇格拉底在和學生們聊天時,他見一位學生總在炫耀家境,吹噓自己家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土地。

于是, 蘇格拉底拿出一張世界地圖,問他:「你能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里?」

 「這一片全是。」學生洋洋得意地回答。

 「那麼,希臘呢?」蘇格拉底問。

和亞細亞相比,希臘太小了。

他認真找了很久,好不容易才將希臘找出來。

蘇格拉底接著問:「雅典在哪兒?」

 「雅典,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 

蘇格拉底又問:「那麼現在請你給我指出,你家那片一望無際的土地,在哪呢?」

學生十分尷尬地說:「對不起,我找不到。」

從那以后,這位學生再沒有向任何人炫耀過自己的家境。

古語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萬物為參照,可洞觀一己之不足。」

那些見過世面的人,大都虛懷若谷,恭順謙和。

他們從不會吹噓自己多厲害,因為他們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生路上,怎麼才能走得又快又遠?

很贊成樊錦詩曾說的一句話:

「不要太把自己當一回事兒,要把事情當一回事。」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90年代的中國,流傳著一句話:

「不少西方人說起中國,都知道三樣東西:天安門、長城和鞏俐。」

作為第五代中國導演的繆斯,鞏俐身上的標簽有很多:

30歲,戛納電影節評委。 33歲,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35歲,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華盛頓郵報》全球年度5位偉大演員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巨星,絲毫沒有架子,只專注于做自己的事。

孫紅雷曾在一個采訪中說鞏俐:「她是我見過的最敬業的演員。」

出演《秋菊打官司》時,為了說好陜西方言,鞏俐去陜西農村呆了近半年。

最后說出的陜西話,把當地村民都唬住了。

拍《藝妓回憶錄》時,導演打算讓替身完成一場高難度的扇子舞,但她拒絕了。

為了這一個鏡頭,她足足練了五個月,每天需要練習兩千下。

拍《中國女排》時,為了演好郎平這個角色,鞏俐成了郎平的「跟屁蟲」。

只要郎平出現的地方,鞏俐都在。

一次,郎平的女兒白浪在片場見到鞏俐,都情不自禁說:「這就是我媽媽。」

以至于有段時間,業內一直盛傳:鞏俐每演一個新角色,都能解鎖一個新技能。

但她呢,卻并沒有把自己當回事。

「我不是明星,我一生只想做個好演員。」

鞏俐從不參加綜藝節目,甚至連個人微博也沒有。

唯一琢磨的事情,就是怎麼演好戲,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但凡我決定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得完美。」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

當你在不動聲色中,沉淀自己,把事情做到了極致。

你,也就成為最稀缺、最無可替代的那個人。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什麼心態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最高贊回答是:「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

人生如過客,一切太匆匆。

唯有盡量把自己看小,努力把事情做大,才能不斷增加人生的寬度和廣度。

富有靠的是頭腦:只存錢會越來越窮,牢記做好5點,早晚翻身逆襲
2023/02/07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3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3
想喊窮時少說話,人千萬不要喊窮,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2/11/23
賺錢要技巧,摳門要智慧:想要有錢,就要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要做到這3件事
2023/02/04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3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3
人越窮,越別著急去賺錢!先培養6種「富人思維」:不然一輩子很難賺大錢
2023/02/06
窮人喜歡錢吃錢,富人喜歡錢生錢:想變富有,請先把自己變成「富有的樣子」,每一位普通人,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有錢人
2022/11/23
越富有的人,越喜歡偷偷做3件事,財富不請自來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