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人到中年,家庭和事業基本已經穩定,這個時候,重點考慮的問題,是如何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讓生活質量再上一個台階。
但是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是有差距的。
如果人到中年,你還在做下面這3件事情,多半是勞碌命。
人到中年,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很多人可能還會背負各種貸款的壓力。
這個時候,一份穩定的經濟收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于是,很多人為了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獨自一個人去大城市打拼,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這樣的生活時間長了,不但會影響夫妻感情,就連孩子也可能會變得陌生。
如果說你能夠打拼出一番事業,在大城市安家,當然再好不過。
但還是有很多人, 四處漂泊多年,沒有自己的事業,甚至連明確的方向也沒有,一天到晚還在為找工作犯愁,這樣為了生計常年離家的人,多半是勞碌命。
我有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就離開家去深圳打工,到如今快20年了,在家里的時間,加在一起還不到一年。
在這20年里,他買了兩套房,有了兩個孩子,但離了兩次婚,孩子和房子都給了前妻,還背了一身債,失婚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常年不在家。
前段時間,我們一起吃飯聊天的時候,我就勸他不能再這麼漂下去了,該安個家了。
但是他卻說:「我就這勞碌命,回不去了!」
是啊,回不去了。
但人到中年,如果還只是為了生計在打拼,多少讓人感覺有些落寞。
所以, 不論生活有多困難,盡量不要常年離開妻子和孩子,任何感情都需要經營,不要僅僅為了生計,失去了生活。
大多數勞碌命的人,總是舍不得為自己花錢,有一分錢也想著給孩子花,為此節衣縮食。
當然,這種無私的愛值得我們敬佩,但并不提倡。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好好愛孩子,但 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怎麼去愛別人呢?
這話聽上去好像有點自私,但事實確實如此。
比如說:
你為了孩子舍不得吃,結果你病倒了,還怎麼去愛孩子?
你為了孩子舍不得穿,工作的時候總是被人看不起,升職加薪的事情自然輪不到你,怎麼能給孩子更好的愛?
而且, 過度地節衣縮食,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他會認為家里很窮,時間長了,內心會越來越自卑。
成年以后,也會因為這種童年的陰影變得摳門小氣,對于他未來的人際關系,影響也是很大的。
所以, 節儉是美德,但是過猶不及,過分節儉不僅苦了自己,還會對子女心理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的。
還有一些勞碌命的人,是過分善良的人,他們寧愿委屈自己也不拒絕別人,結果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
很多時候, 過分的善良是一種軟弱,一味地忍讓只會換來別人的得寸進尺,不懂得拒絕只會被人無視。
這樣的委曲求全,永遠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俗話說:「對別人過分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人到中年, 千萬不要以為,把自己卑微到塵埃里,就能換來別人的感動和尊重,這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總的來說,每個人的命運千差萬別,但大多數時候,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結果。
不論你是被生活所迫,還是別無選擇,盡量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