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这两个字!若能领悟,赚钱就不难,这两个字就是——双赢!
做生意,没有人愿意自己吃亏而让别人「占便宜」,为了能够避免自己吃亏,往往会在竞争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地打击对手,直至两败俱伤。因此,做生意,双赢才是最高的境界。
来看一个生意场上的小故事:
富商鲍勃不顾亲友反对,在一处并不热闹的地段兴建了一座豪华的歌剧院。超乎他想象的是,歌剧院刚开业没多久,就积聚了众多人气,生意煞是火爆,自然也吸引来了众多商户在周围开店,而商户的增加又吸引了地产开发商到来。短短几年后,这个地段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竟然发展成为这座城市里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而这里的地皮价格也迅速上涨,居民几乎都因地产的开发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鲍勃的歌剧院也越来越红火。
时间久了,鲍勃的妻子便感觉心里不平衡,认为自家没有占到便宜。主要还是因为她看到自己的邻居仅仅只用一小块地盖栋楼就能赚很多钱,而自家的剧场占地面积这么大,才只能得到一点门票收入,于是在这种不公平理念的促使下,她开始怨丈夫没有眼光,不会赚钱。
听完妻子的牢骚,鲍勃也开始觉得自己吃了很大的亏,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剧院关掉。然后向银行贷了一笔巨款,开始在剧院的原址上建造一栋商业大楼。
可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大楼才刚建造一半,邻近的商户就开始纷纷搬迁,周边的房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接着是地产商的退出,往日的繁华似乎在一夜间消失了。
就这样,除了一栋栋没人居住的大楼,一切又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而一时短视的鲍勃,最后只能背负着那笔巨额贷款度日了。
在这个故事里,富商鲍勃缺乏的是对未来利益的考虑,仅仅因为看到邻居凭一小块地收到丰厚回报就感到「吃了亏」,于是想利用剧院的地皮赚更多的钱,结果到头来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是一则典型的因为不注重双赢而导致一损俱损的例子。
那么,何谓双赢呢?从上面的故事不难看出: 双赢这种境界所提倡的是,抛弃单纯竞争中一方输赢的概念,重在一个「双」字,即竞争者将眼光放长远,彼此之间进行合作,做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最终实现参与者共同发展,开创双赢、共赢的局面。
而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更好地说明了双赢为什么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
从前有一位老农,以种植橘子为生。历经多年辛勤努力,他终于培育出了一种无核、肉美而又少虫害的橘子新品种。果树培植成功后,老农把它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告诫家人万不能把这个消息走漏出去。
几年后,老农种下的橘子树开花结果,获得了大丰收,而且这些橘子尝起来如糖似蜜,村里的人知道以后,纷纷奔走相告,说老农培育出了一种神奇的果树。果贩听说了,也从各处赶来,竞相抢购他的橘子。很快,老农的橘子就销售一空,让他狠赚了一笔。
邻居见老农的橘子树品种优良,都很羡慕。有的人便忍不住上门问他怎么种出来的。老农不想与他人分享秘密,只是笑笑说那只是多年杂交长成的果树。有村民向他讨要果苗,他却一一回绝了。他觉得这是自己多年来辛苦劳作的成果,哪能随便给别人。
然而,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年橘子成熟时,老农的橘子非但没有第一年长得好,而且品质也大大下降了。原本无核的橘子有核了,原本美味的果肉也开始有了酸味,虽然他的橘子还是比邻人的橘子好,可怎么也达不到第一代的水平了。本想把种橘事业发扬光大的老农,此时伤透了脑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农来到果园里,看到自己辛苦培育出来的优良种苗,今年却没结到好的果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仔细观察着果树,心里琢磨着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着看着,他发现了一点端倪:他的果园离别人的果园不远,那些离他人果园越近的橘树,产出的果子越差,而离别人果园最远的果树,产出的果子越好,几乎接近上一年的水平。
于是老农终于找到果树发生变化的原因了,原来是自己的果树接受了别人果树的花粉,品种的纯度受到了影响,当然长不出优良的橘子了。想通了这一点,老农把自己保留下来的种子分给了大家种。没过几年,村里的果农都收成了好果子,个个都喜笑颜开。老农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敬,被推举为当地果业协会的会长。
在上面这则小故事中,那个老农起初只想着独享优秀果树品种带来的好处,却没想到别人的果树反而影响了自己的收成;後來,他把改良的品种分给大家种,不仅自己的果树不再受影响,同时也幫助别人获得了财富,而且,他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这就充分体现了双赢的巨大价值。
在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合作整合资源, 把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这是商业竞争未来的大趋势也是市场的发展潮流。然而,行走商界,生意人也要明白,与竞争对手合作共赢,要求各方都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要遵守游戏规则,做对双方有益处的事情,不要总想着自己占便宜,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总之,作为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双赢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经营者要想在生意上有所突破,就要寻求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共赢,在良性竞争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