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問我,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怎麼拉開的?
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為努力和勤奮的程度不同;
也有人說是因為思維格局不同。
當然,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個人的發展。
但是我認為,下面說的3種能力,才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最關鍵的因素。
經常有人說:「8小時以外的時間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這話我想大家都不陌生。
業余時間的規劃,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有的人在健身,有的人在學習,還有很多人在娛樂消遣。
我們把時間維度拉長一點, 工作時間之外,每個人不同的選擇,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
把大部分業余時間用來提升自己的人,3-5年以后,一定會比一下班就瘋狂玩游戲的人,獲得更高的回報,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我要說的這個 時間管理能力,并不僅僅是規劃業余時間,也包括工作時間的合理規劃。
我們每個人的上班時間都差不多,為什麼產生的價值會有天壤之別呢?
為什麼工作性質和職位都一樣,有些人能夠升職,而有些人卻一直在原地踏步呢?
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缺乏時間管理的能力。
舉個例子:
你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是泡杯茶等著領導安排工作?
是接著做昨天沒有完成的事?
還是梳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今天的工作效率。
時間管理能力比較強的人,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今天的工作內容。
他們會按照工作需要的時間和重要程度,列一個清單,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這樣合理規劃時間,就會比那些遇到什麼做什麼的人,工作效率高很多,也不容易出錯。
一旦你養成這種管理時間的習慣,基本上就能跟很多人拉開差距。
情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誰也不能逃避。但情緒管理的能力,每個人卻有著巨大的差異。
比如說:
面對領導的批評,你會怎麼處理?
有些人會悶悶不樂好幾天,還會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結果又出錯,然后又會被領導批評。
這樣子惡性循環下去,可能最后只能辭職走人了。
而有些人,把領導的批評當做鼓勵,并深刻反省自己。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不斷優化工作方式,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差距就這樣越來越明顯。
情緒管理的能力,并不僅僅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要會感知他人的情緒,然后根據別人的情緒狀態,做出適當的反饋。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讓別人和自己都很舒服,這就是情緒管理的最高境界。
這種能力需要長期地培養和練習,能做好的人并不多,所以 情緒管理能力的強弱,就會造成差距越拉越大。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論你的目標是遠是近,都需要行動,所以行動管理能力,也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重要原因,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執行力。
比如:
每天晚上睡覺前,你想得好好的:「明天要早起跑步」。
但到了第二天早上,你又會以各種借口說服自己多睡會。
類似這樣的行為,其實我們天天都在做,因為懶惰是人的天性,能克服這種天性的人是極少數。
如果一個人的執行力比較強,他一定會強迫自己去做,并達成自己的目標。
這樣時間長了,就會養成一種雷厲風行的習慣,跟那些喜歡拖延的人,自然就拉開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