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有句话:
「钱,不是赚来的,越想赚钱的人,越赚不到钱。钱是帮他人解决问题后给你的回报,什么时候明白这句话,就开始赚钱了。」
这个社会,谁都想赚钱。
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
当未知的变故,一个接一个发生,我们才知道,手中有余粮有多重要。
所以,为了活好当下,大家都拼命挣钱。
不断兴起一茬又一茬的赚钱事业。
然而,除了少部分人,盆满钵满外,大部分人都成了韭菜。
无数人,都成了陪客。
才发现,钱难赚。
当我们挖空心思,越想赚钱时,往往越赚不到。
为什么?
拥有「经营之圣」称号的稻盛和夫,诠释了一个方向。
钱,不是赚来的。
确实,细想之下会发现,钱是付出换来的。
然而,你想付出,别人就需要吗?
试想一下,若你没有给他人提供价值,给别人创造利润,谁会付你工钱?哪个傻缺老 板会聘请你?
只有当你给他人带来了好处,帮他人解决了问题,给他带来了便利,他人才会为你的付出付费。
你给予的幫助越大,薪水就越多;
你做出的成果,受惠面越广,奖金就越高;
你承担的责任越大,贡献越大,回报越丰厚。
职场中不正是如此吗?
所以说,赚钱的基点,是利他。
这个关键点,有个思维的转换。
钱,不是赚来的,而是他人自愿给的付费。
但这世上,谁也不是傻 子,谁会无偿给你钱?
所以,只有当你能利益他人时,才能从他人那儿获得回报。
付费的多少,取决于你给他解决了多大的问题,给他带来多大的价值。
是以,想要将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要先想想,自己能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幫助。
这世上,大道相通,一理通百理融。
赚钱这事儿,也跟做人做事一样。
当我们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时,也就开始赚钱了。
当然,赚钱这话题太大,门道太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但稻盛和夫的话,给了我们一个指引。
想赚钱,要考虑别人的需求。
只有满足了别人的需求时,别人才愿意掏腰包,不是吗?
坐家里,异想天开,等着天上掉馅饼,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计划着发不义之财,求非份之福,那更是给自己招祸。
唯有从需求出发,去尝试,我们能为别人解决什么问题,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能给这个社会提供些什么。
学会利他,有一天才能走向共赢。
帮别人,就是在帮自己。
纵观赚钱的企业,哪个不是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才让更多的人愿意掏腰包的?
当遭遇解决不了的困境时,试着跳出向内的思维,站在利他的角度,换一种眼光和思维 方式,或许就能找到突破口。
这种思维模式,相信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人这辈子,有两个因素能左右人生:一个是命运,一个是因果。
所以,我们的想法做法里,藏着我们的未来。
生活,其实也是磨砺心智的过程。
很多时候,若品德修为不够,钱财反而会成为祸的源头。
故此,光挣钱还不够,还要能留得住财,厚德才能载物。
一辈子,我们要将眼光放远。
要明白,利己是一种本能,利他更是一种智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