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说:「愚笨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很聪明,而聪明的人却一直认为自己很笨。真正的聪明人和真正的愚者,其实都没有什么危险性,真正具有危险性的,往往是那些半愚笨半聪明的人。」
的确,半愚笨半聪明的人,往往才是真正厉害的人。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太笨了,即使有什么野心和想法,也因为本身的智力和能力有限,无法做得到。而一个人如果太聪明了,把事情算得太清楚了,不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很多事情的确就不愿意或者不屑去做了。相比这两种人,半愚笨半聪明的人,有能力,又有态度,能放下身子做事,反而更容易成功。成为富人的道理也是如此,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会赚「笨」钱,这可以说一条富人定律。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很多富人正是通过从事那些聪明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发财,而大多数聪明人却还在朝九晚五,赚着看似轻松其实辛苦的钱。
以下分享的一个故事就会告诉你,做聪明人不做的事情,往往更容易赚钱。
在日本,浅野集团是一家著名的大企业,其创始人浅野一郎在世时也是日本的一流企业家。
浅野一郎踏上了创业路,最先做的生意是在横滨开设了一家不起眼的竹器店。为什么会选择竹器这一行作为他创业的项目呢?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浅野一郎年轻的时候,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来到横滨谋生,当时是二战爆发之前,全世界的经济都不景气,处于低潮之中,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更加严重,满大家几乎都是待业青年。浅野一郎到横滨后,极为幸运地在一家名叫小仓星的食品店谋取了一份差事,虽然工作很繁重,薪水也给得很低,但比起同龄的待业青年,他的确运气很好。
也就是在打工过程中,浅野一郎发现,当时一般人都认为经济不景气,所以像竹器这样的传统生意不能做,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没什么赚头。浅野一郎却从中发现商机,因为他发现这个生意投入资本很少,正适合自己这样的小本起家者,而自己打工的食品店也经常因为买不到包装用的竹皮而烦扰,也就是说,如果开竹器店的话,就算卖不掉竹器,把竹皮卖给食品店也能赚上一笔。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浅野一郎在积蓄了小小的一笔资金后,果断离职,做起了竹器生意。果然,一切都很顺利。
在赚了点钱之后,浅野一郎并没有自满,不久,他开始兼做煤炭生意。当时,横滨市政府正为燃烧后的焦炭运输伤透脑筋,市内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焦炭,因为要从煤炭中抽出瓦斯一定会留下焦炭。浅野一郎发现焦炭也能做燃料,只是大家都不把他视为商品,和以前看不上竹器生意一样,也都不愿意做。浅野一郎先是与专家研究如何使用焦炭以产生最大的热能,再与瓦斯局交涉,以近于免费的价钱取得,最后再卖给水泥公司当燃料。结果,焦炭更能燃烧,水泥公司全部改用焦炭,浅野一郎因此大赚一笔,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此后,浅野一郎依旧努力地向前追求着,还是在寻找别人不愿意做的生意,赚别人不赚的「笨」钱。比如,神奈川县政府设立的公厕,每年有无数的粪尿,造成很大的公害。浅野就主动接过来掏粪的工作,将掏来的粪尿运送给附近的农家。别人眼里不可能利用的物质,在浅野手上都成了生财工具。
国外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真正厉害的人,善于从他人不屑一顾的垃圾堆中挖出幸运」,通俗一点讲,也就是变废为宝。在现代成功的企业家中,很多人一开始创业时,从事的也同样是别人眼中绝不可能赚钱或者只能赚点小钱的生意。因为大家都这样认为,如果有人不顾一切地往火坑里跳,自然会被别人视为傻子。但不到最后一刻,真的傻子是谁很难说清。什么叫聪明,什么叫愚笨,并没有定论,只要能赚到钱,哪怕是「笨」钱,也同样是聪明和厉害的表现,所以,要想成为富人,就别让世俗的标准局限了你获取财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