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想成為一個富人,因為富人會擁有更優越的生活條件。其實每個富人,都擁有著「富人思維」,這種思維其實很多人都沒有。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富人呢?其實想要學習富人思維並不難,難的是如何運用好富人思維。
究其原因,富人的思維,總用一些窮人做不到的事情。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所謂的「富人思維」,我讀過一些這樣的消息...
有一次同學們在群裡「哭窮」——有的人說自己所在行業不景氣工資越發越少,有的人說領導高高在上不肯重用年輕人,有的人說辭職了很久找不到下家很焦慮,有的說父母管得嚴不讓自己換工作。
這些關于苦惱的傾訴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到這場「抱怨自己賺錢少」的大型苦水傾倒會中。
所有的抱怨都在表達一個主旨: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我還是很窮。
當你認為所有不稱心都是客觀因素造成的,你就已經止步不前了。
思維模式和行動力,才是我所接觸到的大多數人們,「貧窮」的真相。
付出沒有回報太正常了好嗎,有回報的才是極少數。
我去年上各種課花了20萬,其中一大半上完了都沒啥用。如果有「早知道」,只去上真正「有用」的課,這一項支出可以縮減到大概5萬都不到。
你可以認為,15萬都是白白浪費掉的。到年底盤全年總支出的時候,我為這件事絮叨了好幾天。
但是,到今年,我已經幾乎不會去上「沒用的課」了。
你要知道,所有的回報都是「先交付後付款的」,而且有了交付,也不一定付款。
如果你總是對于付出斤斤計較,非要有一個確定性的結果才肯付出——你根本得不到任何機會。
如果結果已經是「確定性有回報」的,那麼比你更有錢、更聰明的人早都去做了好嗎,還能等到你嗎?
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有一個預期,就是,點開這篇文的人,大部分是懷有一個「你告訴我做什麼賺錢就去做什麼」這樣期待來看的。
世界上所有的資源,都是傾向于資本和權力的,如果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早都被有錢有權的人瓜分完了,你甚至聽都不會聽說。
決定是否賺錢的從來都不是你做的這件事本身,而是你這個人。
人從事一項工作需要的基本要素有三個層級:最底層是思維方式,我們前面講了那麼多,賺錢的邏輯也好,付出了不期待回報也好,看到「不可思議」第一反應是問「怎麼做」而不是「不可能」也好,這些都是思維方式。
中間層是能力,例如管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決策判斷的能力。
如果你一直忙碌于學習「技能」,學完寫作不賺錢就去學程式設計,發現當程序员也沒自己想象中那麼賺錢,又去搞設計。
那麼就只能停留在我前面說的「用時間換錢」的第一層級思維模式。
如果你懂得運用互聯網的力量、人脈的力量,會用資源讓自己產生更多收入,就進入了「一份時間收很貴的價格」和「把一份時間賣給很多人」的模式,並且迅速積累起一小筆財富。
當你積累了一定財富,財富讓你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你有了「以小博大,以錢生錢」的門檻,之前積累的財富小雪球就會越來越多,直到成為富人。
1.不要總是認為「我的不幸都是別人造成的,我改變不了。」
2.不要總是把「我做不到」掛在嘴邊。
3.當你第一次聽到一個新思想的時候,不要下意識認為「假的吧」「不可能吧」,你理解不了是因為你的圈子裡根本接觸不到也看不見,如坐井觀天。
4.別總是想著「有回報」才去做一件事,結果就是你啥都沒有做,很長時間過去了還停在原地。
5.別總是糾結「做什麼工作能賺錢」。
關于「富人思維」,每個人領悟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如何運用才是我們需要鑽研的事情。
做任何事別去糾結太多就好了。
相信讀完這篇文章你有很深的感受,喜歡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