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腦袋決定口袋」。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相比智商,思維因素更為重要。
它就像是一種軟實力,可以讓人即使身處荒蕪的沙漠,也能獲得財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有一天,有人將我剝得身無分文,丟在沙漠,只需要有一群駝隊經過,不久之后我又能建立起一座商業帝國!」
思維方式決定人的行為,行為則影響人生走向。
好在,思維方式是可以鍛煉和提升的,和富人一樣思考問題,我們亦能得到命運的青睞。
越「懶惰」越富有
《韓非子·功名》中,曾寫下這樣一句話: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則兩不成。」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目標過多時,便很難做到最佳。
事分輕重,與其盲目勤奮,用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鑿出許多淺井,找到最重要的事,集中時間和精力,去鑿出一口深井。
「懶惰」點,剔除和目標無關的「勤奮」。
如此,便能避免陷入「越忙越窮」的窘境。
一如有著「中國最懶老板」稱號的陳大年。
曾有投資人對陳大年說:
「年總,我們投了那麼多的公司,我其他不敢說,但我敢說,你是我見過的CEO里最懶的一個人。」
每天工作6個小時,其他時間皆休息的CEO,確實很「稀缺」。
而且,陳大年不僅自己「懶」,還要求員工一起「懶」:
不加班,不熬夜,周末雙休,每天練太極。
如果家庭和工作有沖突,那便優先解決家庭事務。
也是在這樣的集體「懶惰」下,陳大年用五年的時間,把研發的APP做到了9億用戶,成為行業標桿。
其實陳大年一開始,也不懂得「懶惰」,一開始創業的他很拼命,一年休息不到三十天,每天工作十五個小時,掛在嘴邊的話更是「晚上12點開始開會」。
如此透支,讓陳大年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他這才開始反思,發現成功的關鍵點并不在拼命。
「我的想法就是避免去做那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把所有的力量全部集中在最核心的要點上面。」
這便是富人思維。
哲學家培根說:
「選擇時間就等于節省時間,而不合乎時宜的舉動則等于亂打空氣。」
人生百年有幾,若想事事周全,便只能坐在夕陽下,嘆年光過盡。
不如讓自己「懶惰」一點,不要企圖攀登每一座高峰,做好選擇,把時間交給最重要的事,干最少的活,得最優的果。
真正的富人,從不會盲目努力。
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成功才來得更快。
福特公司的創建者福特也說:
「據我觀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別人荒廢的時間里嶄露頭角的。」
建立自己的時間價值觀,不要企圖魚與熊掌兼得,也不要把時間過多花費在目標以外的事情上。
當你變得「懶惰」,只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那成功也就離你更近了。
越「敏感」越富有
在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有一個片段,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陳江河還沒有開啟創業之路時,洛玉珠就已憑借自己的勤奮和獨到的眼光,成為首屈一指的「襪子大王」。
看著洛玉珠火熱的生意,大家伙眼紅了,紛紛央求陳江河也帶他們找到襪子廠,與洛玉珠分一杯羹。
陳江河卻給大家提供了另一條賺錢的門路——賣豬皮手套。
天氣漸冷,手套不正是必需品嗎?大家伙這才頓悟。
陳江河說:
「不是沒有機會,是看你們眼里有沒有機會;
不是沒有錢,是看你們眼睛里有沒有掙錢的辦法!」
這便是富人的思維,所謂不破不立,做事學會「敏感」。
遇事多動腦,與其安于常態,溫水煮蛙,不如打破常規,創出一條康莊大道。
人生最易,不過安于現狀,但這也最易被生活所拋棄。
人生在求,不索何獲。
不安于現狀,不甘于平庸,「敏感一點,破常規」,方乃成功之道。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便是一個善于打破自己、不安于現狀的人。
王石當過運輸兵,做過鍋爐維修工,還在鐵路局工程隊工作過。
而他的第一桶金,卻來自玉米。
王石通過考察,發現玉米飼料生意的獨特性——只要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銷量不成問題。
于是他放棄了當時最暢銷的台灣折疊傘和日本味精,一頭扎進了倒賣玉米的生意,短短幾個月就掙了40多萬。
他的玉米生意一開始很順利,但好景不長,當地發生了「肥雞丸事件」。
經媒體報道,「雞飼料中含有致癌物質」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
一時間,肉雞失去了市場,玉米飼料亦沒有了銷路。
王石最終不得已把庫存的玉米以400元一噸的價格低價處理,不僅賠光了之前賺的錢,還倒貼了70萬。
這要是一般人,一定不敢再碰玉米生意了。
可王石卻反其道行之。
經過再三考慮,他敏銳地察覺到,玉米飼料的市場并沒有觸及天花板。
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在玉米交易不景氣的當下,將大連、天津等地的玉米庫存全部收回,最后一共定了3萬多噸的貨。
王石賭的是:人們不會一直不吃雞,玉米還有市場。
這一次,王石成功了。
沒多久,媒體辟謠,關于雞的一場抵制,就此解除,王石收來的玉米被一掃而空。
有了第一桶金,王石沒有繼續玉米生意,再次體現出他不安于現狀的特質,「敏感」轉向科教儀器業務,創辦了萬科的「前生」。
畫家布萊克說:
「打破常規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宮。」
果然如此,不安于現狀,懂得創造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網上有一個詞語叫「鈍化自己」,當我們安于現狀,被動承受諸如生活、工作的壓力時,總是會被疲憊擠到沒有時間思考。
久而久之,便變得麻木無謂。
被「鈍化」的人,很難擁有清醒的認知去規劃人生,更不能保持敏銳的觸感去打破常規、突破自己。
所以,盡可能的「銳化自己」,對新事物「敏感」,保持長遠獨特的眼光和見解,對自我「敏感」,保持準確的認識;對生活的苦難「敏感」,保持熱情和勇氣。
如此之不安于現狀,才是富人思維帶來的冒險精神,這樣的精神,讓人更易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