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視頻
心靈語錄
創業職場
明星
綜合推薦
軍事
历史故事
全部
    
為什麼富人越富,窮人越窮?跟拍富人窮人的49年,揭開謎底:窮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2022/12/14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窮?

英國BBC電視臺,跟拍窮人和富人49年,得出了窮人的貧窮原因,讀完令人受益匪淺。

英國BBC 有一部非常優秀的紀錄片叫《 BBC 跟拍 49 年:窮人與富人的人生七年》。

導演選擇了 14 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分別是 7 歲,14 歲,21 歲,28 歲,35 歲,42 歲,49 歲,一直到 2012 年他們 56 歲的生活。

這部 片子的導演的初衷是想證明:社會階層的鴻溝是很難逾越的。 富人的孩子還將會是富人,窮人的孩子多半還將會是窮人。

跟拍後發現窮人的窮,是窮人不努力麼?是他們沒有機會麼?是他們基因不好麼?

這都並不是根本原因。

這些窮人孩子裡不乏天賦絕佳、工作拼命、機會多多的人,但他們依然過得很不如意。

最終導演發現了貧窮的根本原因,歸根到底是因為窮人沒有人幫他們制定正確的人生規劃,在人生的分叉口上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而富人家的孩子 7 歲時,富人家長已經告訴孩子 要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報紙了,讓他們開始對社會和財富運行規律有所了解,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中學,考上牛津劍橋,走入社會上層。一切都被制定好了。

窮人的孩子則基本都被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所困擾,這時候的他們和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的意識。

在這些孩子 56 歲的時候,富人家的 7 個孩子基本都上了私立學校,讀牛津、劍橋,成為律師、教授走入社會上層;底層社會的孩子後來大多做著普通的服務性工作。而他們也常與失業、貧窮、肥胖相伴。如果沒有社會福利,他們生存處境堪憂。

其實現實生活裡也不乏寒門出貴子的故事,這些寒門子弟成為貴子的根本原因是:他們願意規劃人生,盡力跳出原來的圈子去同那些更加優秀的人交流、學習。

人和人之間最本質的差別不在貧富,而是認知。

認知的本質就是做決定。

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別,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就是你和別人最大的區別。

所以提升認知水準,才能看得更高更遠和更大的世界。

那些成為貴子的寒門子弟首先都對成功有強烈的渴望,他們決定為自己制定自己的人生規劃,他們對財富積累、未來管理、自我管理都有自己的認知。

認知一但高于別人,當機會來了的時候,他們就能一下子抓住,即使抓不住,他們也會積極的創造、等待機會。

能夠規劃自己人生的窮人,雖然現在沒錢,但不代表將來也沒錢。可是缺乏規劃、目標意識的窮人。即便是給他一個機會,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是個機會。

張愛玲曾說過,對于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所以,你現在過的好與不好,無需去抱怨命運的不公,也無需羨慕別人的成就,所有今天呈現在你面前的一切,都是你五年前的認知水準和沒有規劃所帶來的。

就像此刻的你,能決定你五年後生活的權利和質量。​如果五年後,你想過和現在不一樣的生活,那麼從現在起你就要規劃自己,做一些你不願意做和不敢做的事情。

如果五年後,你不知道你在哪裡,你不知道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不知道你會過什麼樣的生活,那你就是在混日子。

所以,想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就一定需要對自己的未來做一個清晰的規劃。

那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規劃時間最好為5年,不要超過五年,也不要少于5年 。

「規劃」是指想把一個東西變成什麼樣子,對人而言就是要把自己變成什麼樣的人。

世界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而規劃就表示一個總的目標,我們就一步一個腳印的日拱一卒的前進。

制定一個五年的規劃,有其內在的道理。太短的時間,比如一年,三年,都會使得我們看的目標沒有那麼長遠,因為有些很重大的目標用三年是不容易達到的,但是用五年是可以做到的。

引用一萬小時理論來說的話,如果我們需要從零到一得發展一項技能,最後這個技能能使我們出類拔萃,一鳴驚人,是需要投入1萬小時進去,如果我們每週投入40小時,一年就是2000小時,五年的時間正好就是1萬小時。

當然我們這個1萬小時的投入可不能讓我們成為第一,但是能讓我們成為金字塔上的那1%的人。

 

人如果沒有目標,哪裡都是目的地。

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五年規劃,那麼明天應該做什麼事,是要麼基于習慣,要麼基于對周圍環境的應激反應。

比如我們想象一下明天起床後,吃過早餐到公司後,打開電腦,泡杯咖啡,然後開始寫工作……所有的行為都是基于習慣,或者是對周圍環境的應激反應。很少或者是沒有基于為了達到五年後的目標而做的行動。

人是環境和習慣的產物,你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所以,一定不要讓慣性的習慣害了你,要給自己設立一個比自己現在的能力高的多的目標,然後把這個目標分解,再去研究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去學習,去實踐,拼盡一切努力實現之。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人都是有向好的一面,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活成一個被他人、被自己鄙視的屌絲。

不要說你做啥都提不起興趣,沒需求,沒理想,只要你還是個人,你一定有需求,有理想,這就是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規劃,就是你的夢想清單,就是把你最想做的事情,最想過的生活和對你最重要的事情梳理出來,做到心裡有數。

人最高級的活法,是把五年分成一輩子,也就是說五年過完了就是下一個人生了,每一次都是新生。

因為我們的大腦對長期的東西是非常不敏感的,它只能處理最近期的事情。

所以,五年的人生相對于幾十年的人生,你是更容易把握的,它是可控的。

五年的規劃會讓你有緊迫感:唉!我只有五年的時間可活,如此對時間的敏感度會很強,對自己要求更嚴。

馬雲是最會制定規劃的,甚至都有一個102年的願景目標。1999年成立的阿裡巴巴,前三年免費,後來馬雲提出從年度賺一塊錢,到每天營業額達到100萬,每天利潤100萬,最後到每天納稅100萬。他還真做到了。詳細的規劃讓一幫人助他成了首富。

你可能會說,我一點思路都沒有怎麼辦?

我給你一個最簡單的法子,那就是去模仿!

模仿是我們的本能,如果實在不知道該怎樣制定人生規劃,那麼就找一個榜樣,找一個你欣賞的人,去模仿他們的思維方式,模仿他們的做事風格,甚至模仿他們的興趣愛好。

讓偶像去被動的影響你,接觸的多了,你的三觀、氣質,生活態度和方式就會往他們靠齊。

模仿一年以後,也許你就成了模仿的物件,然後你就決定用三年超越他,然後再尋找高手去模仿,然後再超越,五年的時間一定會成為行業的高手。

九敗一勝的王興就是怎麼做的,九敗的王興不知道怎麼賺錢的時候,在網上搜到了外賣——餓了麼,然後用六個月的時間抄襲他,最後成功的超越了餓了麼。

那些成功的人,看似必然實則帶有偶然,一定是偶然間做對了一件什麼事情。

另外,在制定五年規劃時,選擇行業、職業非常重要。你要看你選擇的是不是社會長期剛需,例如醫生、教師,培訓師等等受外在因素影響較小且收入相對較高;第二要看這個行業是否在快速發展,比如大健康產業,如果這個行業已經陷入遲滯,請放棄選擇。

選擇就意味著放棄,當你制定了自己五年的人生規劃,就要知道不做什麼比做什麼重要。

結語:非常希望你是一個能做規劃的人,而不是一個能總結的人。

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這是一個機器人隨時搶走我們飯碗的時代,不為自己制定一個五年的強者規劃,就會有被吃掉和淘汰的危險!

補漏趁天晴,規劃要趁早!

如果你不規劃自己的人生,那就等著別人規劃你吧。

富有靠的是頭腦:只存錢會越來越窮,牢記做好5點,早晚翻身逆襲
2023/02/07
別讓積蓄打了水漂,人過五十,要學會為自己考慮,3種錢不要再花了
2022/11/23
【為什麼你沒有成為富人?】巴菲特:有錢人,一輩子4不做
2022/11/23
想喊窮時少說話,人千萬不要喊窮,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2/11/23
賺錢要技巧,摳門要智慧:想要有錢,就要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要做到這3件事
2023/02/04
​6個存錢建議+5個存錢方法!無痛存錢,兩年存下20萬
2022/11/23
「愛錢,才能賺錢」越會賺錢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三件事上
2022/11/23
人越窮,越別著急去賺錢!先培養6種「富人思維」:不然一輩子很難賺大錢
2023/02/06
窮人喜歡錢吃錢,富人喜歡錢生錢:想變富有,請先把自己變成「富有的樣子」,每一位普通人,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有錢人
2022/11/23
越富有的人,越喜歡偷偷做3件事,財富不請自來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