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很多人也喜歡說:「人的命天注定」,所謂的「天注定」,說到底還是跟每個人平常的習慣,有著緊密的聯系。
你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會有什麼樣的言行,這些言行就是你為人處事的時候,潛意識中的本能反應,從而也直接決定了事情的結果。
一般來說,如果在人際交往中,有下面這3個習慣的人,往往窮得很穩定,但愿你一個都沒有。
十多年前,我認識一位朋友,因為大家都喜歡喝茶,所以經常會聚在一起吹吹牛。
但這位朋友第一次到我那喝茶的時候,就要走了我很喜歡的一套茶具,因為當時很多熟悉的朋友都在場,我也沒好意思拒絕。
可是後來,他只要來我這,不是要個茶壺,就是要個茶杯,沒有一次是空著手回去的。
時間一長,大家都有點反感他,後來再喝茶,也就不叫他了。
朋友之間相處,大家都知道不能太計較,可是那些愛占便宜的人,恰恰是利用了這一點,貪婪地透支著朋友之間的感情。
直到最后,所有的友情都透支完了,朋友會越來越少,路也會越走越窄,最終也只能穩定地窮下去。
當下這個時代,大家都越來越現實,很多人做事都本著「無利不起早」的原則,也就是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絕對不做。
當然,人的行為都是利益驅動的,這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把這個原則,強加在朋友身上,甚至有些舉手之勞的事情,也用利益來權衡自己要不要去做,結果很可能會讓你的朋友越來越少。
真正的朋友走的是心,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用利益來權衡的,互幫互助的關系才能更加穩定。
如果你在好朋友之間也堅守無利不起早的原則,對方必然也會這樣對你,時間長了,真正的朋友一個也沒有,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利益,誰會來幫你呢?
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這樣的人,每次聊天的時候,都會跟別人哭窮。
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感受,我個人覺得真沒必要這麼做。不論是窮還是富,如果大家是朋友,沒人會在乎這些,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只會嘲笑你沒出息。
老話也說:「一嘆窮三年」,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哭窮這件事情,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屬于一種心理暗示。
如果經常性地叫窮,時間長了,你就會真的認為自己很窮,從而陷入越叫越窮的境地。
另外一方面,叫窮這種事情,沒有一點利他性,完全是一種負面情緒,在社交層面來講,也是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除了別人跟你借錢的時候,可以用窮當作擋箭牌,平時千萬不要逢人便叫窮,不然真的會越來越窮。
總的來說,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緣的好壞完全取決于你的處世習慣。
如果你總是愛占朋友便宜、堅守無利不起早的原則,還經常逢人便叫窮,最終的結果必然一個真心朋友也沒有,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只有望而興嘆,從而只能讓自己穩定地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