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說:「當今世界,聰明的人不少,靠譜的人不多。」
曾幾何時,我們都是懵懂的少年,天不怕,地不怕,渾身上下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我們做事有熱情,有沖勁,但有時難免有些莽撞。
人到中年,不再是愣頭小伙,不再尋求激情澎湃,更講究做事穩健。
什麼是穩?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人到中年要做到三穩:做事穩,情緒穩,心態穩。
做事穩
曾國藩說的:「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可以說是行事穩健的代表。曾國藩從軍幾十年,很少打敗仗,原因之一,就是他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從不冒進。
在攻打太平天國的時候,曾國藩并不急著進攻,為此,左宗棠曾上書彈劾他,認為他行動緩慢,貽誤戰機。
而曾國藩解釋說:「太平天國氣勢正盛,如果硬碰硬,勢必會造成不小的損失。」
他深知,一個人在取得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容易麻痹大意的時候。他在等待時機,等著洪秀全出錯,那時他就可以逸待勞,大獲全勝。
而左宗棠卻不欣賞曾國藩的這套戰法。他喜歡高舉高打,猛打猛攻。為了早日攻下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他冒然進攻,結果是損兵折將。
明代學者周容感慨:「天下之以躁急致敗。」
每個人都夢寐以求要獲得成功,要成功并非易事,他需要你為之付出艱苦的努力。
然而只刻苦努力,還遠遠不夠,還需要你有平穩的心態,做事有計劃,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才能行穩致遠。
做事,最忌諱急于求成,一急,便亂了分寸,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便是在告誡我們,凡事都要穩一些,慢一些,要三思而后行。
只有穩住陣腳,穩扎穩打,才會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情緒穩
奧里森·馬登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使行動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緒,而應反過來控制情緒。」
有一次,百度總裁李彥宏在AI開發者大會上演講。台下的觀眾,都在認真聽講,這時突然有人沖上台,把水澆到了李彥宏的頭上。台下一片嘩然。
然而李彥宏并沒有亂了分寸,只見他一邊擦拭身上的水,一邊調侃道:「大家可以看到,在AI前進的道路上,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
李彥宏機智地化解了尷尬,也贏得在場所有人熱烈的掌聲。
事后,李彥宏因為此事上了熱搜,這無疑是幫李彥宏做了一次免費的宣傳。
李彥宏的成功,和他擁有一顆大心臟分不開。
作家胡夫蘭德說:「世上一切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功敗垂成的,往往就是過度的情緒。」
是啊,高興也好,悲傷也罷,都要有個度,過了這個度,就容易使人迷失自己。
人到中年,遇到的煩心事越來越多,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因為趕不上最后一班車,而崩潰大哭。因為別人的一番嘲諷,而郁郁寡歡。因為工作不順心而把邪火發在最親的人身上。
我們往往因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而使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
反觀那些成功人士,無一不是控制自己情緒的高手,他們從不內耗。
因為他們知道,穩定的情緒是成功的關鍵。
人到中年,穩定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更加成熟,才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地平穩。
心態穩
俞敏洪曾說:「心態正確了,事情才能做正確,生活才能向好的方向改變。」
董宇輝火了,有人說他一夜爆紅,其實他是經過自己的沉淀以后的爆發。
在董宇輝「火」之前,他已經直播了半年,直播間的人寥寥無幾。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受到網友的非難。
有人說:「賣東西講什麼英語?不務正業!」
也有人說:「省省吧,又不是在新東方。你已經不是老師了。」
還有的更直接:「別瞎叨叨了,我更在意的是價錢。」
對于別人的質疑,甚至辱罵,他都沒有放在心上,他自嘲說:「罵一次你難受,罵100次你就皮實了。」
現在董宇輝火了,又有人對他說三道四。然而董宇輝更加篤定,他并沒有因為別人的指責而失態,他還是那個自信的,出口成章的陽光少年。
鄭板橋有詩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如果擁有一顆玻璃心,經不起一點打擊,又怎會迎接命運的挑戰。
人到中年,更要有穩健的心態,任它風吹雨打,我只閑庭信步。
一個人的心態確實他的走向,如果心態穩,目標堅定,不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不在話下。
因為他知道,方法總比困難多,每一只鳳凰都是從烈火中涅槃重生的。
梁文道曾說∶「年輕人的好處,就是每個年輕人都相信自己能飛,而中年人在扇動翅膀時,兩邊的羽翼還掛著甩不掉的重重的秤砣。」
是啊,中年不易,上有老,下有小,要顧家庭,還要闖事業,我們不像年輕人,年輕是他們的資本,他們有的是機會。
而我們,肩上的擔子太重,容不得有任何閃失,所以中年人更講究的是穩。
做事穩,步步為營,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情緒穩,不受外界影響,以飽滿的熱情迎接生活的挑戰。
心態穩,不動搖自己的心智,處理問題才會游刃有余。
愿每一位中年朋友,都能在未來的日子平穩過一生。